2017感恩节是几月几日,感恩节送什么礼物好?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 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感恩节的重要性仅次于圣诞节。那你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吗,感恩节又有什么习俗呢?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感恩节
感恩节和美国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十七世纪初期,英国的清教徒遭到逼迫。于是在1620年9月,有102位清教徒登上一艘名叫五月花号的帆船,他们在海上经历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和狂风巨浪,船只在颠簸了两个多月之后,于12月26日到达了现在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当时根本没有美国存在)。他们打算在这里过自由敬拜上帝的新生活。
初到这片新大陆的时候,他们的新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年的冬季,这些新移民只能居住在他们自己搭建的简陋房屋中。在奇冷无比的冬天,这样的茅屋显然难以抵御寒冷的风雪,再加上食物的匮乏以及传染病的侵袭,等到第二年的春季,经历饥寒交迫的移民只有50多人幸存下来。
感谢上帝,这些移民结识了一位名叫斯·昆图的印第安人。好心的斯·昆图把这些移民介绍给自己部落的酋长马萨索德。于是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生活必需品,还教会他们狩猎、捕鱼以及种植玉米、南瓜、蚕豆。
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这些移民为了感谢上帝的恩典,以及印第安朋友真诚的相助,决定举行三天的庆祝活动,并邀请印第安朋友一同来参加。
在庆祝丰收的那一天,马萨索德酋长带领了90名印第安人来到移民居住的普利茅斯村,和他们欢聚一堂。
他们首先鸣放礼炮,然后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做礼拜,虔诚地向上帝祈祷感谢。接着,他们举行盛大宴会来庆祝。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各项活动。其中有许多庆祝方式和内容,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到了1863年,美国林肯宣布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
感恩节5个美食主角盘点
虽然感恩节是美国的节日,但是很多人也渐渐有了过感恩节的习惯。那么感恩节的美食习俗有哪些呢?
1、火鸡
火鸡怎样成了如今感恩节的主要“吉祥物”呢?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在16世纪某一年的收获节上,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正在吃烤鹅。这时传来消息说,西班牙的舰队在前往攻击她心爱的英国途中沉没了,女王高兴不已,于是又要了一只鹅来庆祝这一捷报。因此鹅也就成了英国丰收季节的爱鸟。当清教徒们从英国来到美国时,烤火鸡代替烤鹅成了主要菜肴,因为北美大陆火鸡数量更为丰富,比鹅更容易找到。
2、红莓苔子果酱
又甜又酸的红莓酱是次感恩节餐桌上的食物,今天的餐桌上也有它。小红莓是一种又小又酸的野莓,生长在麻塞诸塞州和新英格兰各州的沼泽地区。印第安人用它的果实各种炎症,用果汁来染红地毯和毛毯。他们教导清教徒怎样使用糖和水来烹饪小红莓,做成红莓酱。
3、玉米面包
玉米面包,这是英国人和印第安人都喜欢的食物。根据感恩节的由来,初英国清教徒移民到美国没有食物吃,当地的印第安人就送上了自己的食物给了他们,为了表示感激,从此有了感恩节。故这玉米面包就这样延续了下来,成了感恩节必备的一道美食。
4、南瓜派
在西方的万圣节和感恩节,南瓜派是节日餐桌上大受欢迎的甜品。火鸡和南瓜饼都成了感恩节必备的大餐,用以感谢在危难之时帮助、支援过他们的印第安人,同时也感谢上帝对他们的恩赐。所以感恩节美食也少不了南瓜派。
5、火腿
火腿也是感恩节的美食之一。很多人都喜欢火腿的风味,真是鲜而不腻,浓香开胃。无论作为主料还是配料,无论中西菜式,火腿都以其特有的风味,让菜肴鲜香味美。火腿可以蒸食、煎炒、炖煮,开汤、烧烤、做沙拉或直接搭配主食。
感恩节的习俗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体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稀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当天教堂里的人也格外多,按习俗人们在这里都要做感恩祈祷。而在感恩节,每家的家庭成员总是力争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畅谈往事,这怎不使人感到分外亲切、温暖。
吃火鸡:感恩节的食品极富传统色彩。每逢感恩节,美国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鸡可吃。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欧洲移民到美洲后,觉得火鸡的外观与土耳其“身黑头红”的服装特色很相像,于是叫它们为“Turkey”(土耳其)。1947年杜鲁门当政时期增加了一项放生火鸡的仪式。实际上这个传统仪式可以追溯到林肯当政时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儿子泰德突然闯入内阁会议厅,请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宠物火鸡。因为这只被送进白宫的火鸡,即将成为人们的感恩节大餐。2007年11月20日,布什在一年一度放生火鸡的仪式上,放生的两只火鸡分别叫“May”和“Flower”。它们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当年清教徒来到新大陆所搭乘的“五月花号”的意思。
送食物: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
置餐桌:感恩节餐桌的布置也很有特色。主妇们不是照往常一样摆放鲜花,而是摆放水果和蔬菜。中间还常常放上一个大南瓜,周围堆放些苹果、玉米和干果。有时人们还把苹果或南瓜掏空,中间放满去壳的干果或者点燃蜡烛。平时,女主人可以在饭后把客人让到客厅里,但在感恩节却不这样做。感恩节的聚餐是甜美的,每个人都愿意在饭桌旁多呆一会儿,他们一边吃一边愉快地回忆往事,直到一根蜡烛燃尽。
做游戏: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跳舞、比赛等。其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
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至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长,谁就得奖。至于穿得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差奖。
玉米游戏: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给每个移民五个玉米而流传下来的。游戏时,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颗玉米粒,猜的数量接近的奖给爆玉米花。
南瓜赛跑: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常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除去这些活动外,有些家庭在节日里驱车到乡间去郊游,或是坐飞机出去旅行,特别是当年移民们安家落户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游客们向往的所在。在那里,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号”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还可以花几个小时在移民村里参观。移民村是仿照当年的样子建成的。参观时,还有专门人员扮成清教徒同游客们谈天,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