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时候,小寒节气的到来已经到了腊月里,这时候我们已经很接近很接近春节了,因为我们要过腊八节了。但是2017年的农历闰六月,今年的小寒节气到来的时候,农历还在十一月,我们的腊八粥还要等一段时间,春节也还远呢。那么,2018小寒是什么时候?今天我们就来看看2018小寒是几月几号,还有小寒是什么意思!
2018小寒是几月几号 小寒是什么意思
小寒是每年的公历1月5日或是6日,当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3.05米,等于古尺的一丈二尺四分,当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子,这个阶段一般是十二月。
2018年小寒时间:2018年1月5日 17:48:41,农历2017年十一月(大)十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
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小寒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时令,这个时节是一年中寒冷的时期。从字面上来看似乎这个时期还不是冷的,因为在小寒后面还有大寒,可是在这个时节温度确是的。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一般说的就是这个时节。它似乎和小暑,大暑、大寒一样直接从字面就可以看出是反映冷暖的时节。
小寒节气候应
小寒中的三候其物候反映分别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难始”。在候鸟中,大雁始终是人们判断节气的一种依据,在七十二候应中就出现了四次,说明大雁的生长情况是十分有代表性的。
雁北乡—大雁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突出,古时候人们称大雁“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每年一到小寒,大雁为了躲避炎热而往北迁徙,基本到立春前后就都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所以。人们归纳为“雁北乡”作为小寒节气一候的候应。
鹊始巢—“鹊”,就是喜鹊,我国分布极广的一种留鸟。喜鹊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明显,每年冬天小寒前后,天气寒冷,多刮北风,但此时阳气已动,喜鹊本能地将在树上搭的窝门朝向南面向阳一侧。所以,古时候人们将喜鹊这种对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归纳为“鹊始巢”,作为小寒节气二候的候应。
雉鸲—“雉”,俗称“山鸡’、“野鸡”等。"鸲”为鸣叫的意思。雄雉,羽毛华丽,颈下有一明显的白色环纹;雌雉,体型较小,尾毛也较短。古时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雉每年到小寒节气,就会感觉到阳气萌动,从而雄雌同鸣。所以,古时候人们将雉这种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归纳为“雉鸲”,作为小寒三候的候应。
小寒时节还有象征着节气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中的前三信在相继开放。“一信梅花开”梅花在腊月开放因此又称为腊梅,这是冬天的一种象征,梅花傲骨,伴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梅花顶着寒风绽放,并且还散发着香气,这种坚强的精神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梅花香自苦寒来”指的就是这种不惧寒冷的傲然之气。“二信山茶花开”,山茶花大多生于南方,品种多,花朵大,色彩丰富,一朵朵山茶花的竞相开放为冬季增添了更多的亮点。“三信水仙花开”,水仙花是盆栽花卉,这个时节在室内放上一盆水仙花,可以使寒冷的冬季更加有生气。
小寒吃什么:小寒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老南京讲究吃菜饭,其来源估计与天冷进补有关系。所谓菜饭就是青菜和米饭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其中矮脚黄、板鸭都是南京的着名特产,极具南京特色。这些在今日看似平常之物,过去则是家庭条件较富裕的人们才能享用的,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家是舍不得加肉的,会往菜饭里埋一勺猪油,那时候平时饭菜没有多少油水,因此“猪油拌饭”吃起来格外香。
小寒吃什么:小寒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适宜。
小寒吃什么:小寒北方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更适合自己的体质。
小寒吃什么:小寒吃温补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母鸡炖汤,搭配点养生材料会更好。家里有什么就放点什么,红枣、莲子、枸杞、桂圆等等的,也可搭配香菇、山药、虫草花,或者干贝、海米都行,味道都鲜美平和。小火慢慢煲煮2-3个小时,然后将上面的油脂撇去,鸡去骨拆肉,直接吃喝,做火锅汤底,或者早晨用鸡汤煮面都不错的。
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以冬季进补为主。冬季干冷的时候,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冬日养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要、补气、补阴、补阳。民谚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足见冬日养生进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