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炖肉”还不简单,直接把肉放水里煮不就行了,可是总是要么吃起来很柴,要么汤底没味儿,就是不好吃。炖肉用冷水还是热水?这是困扰了地球人几个世纪的话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做菜的诀窍,详细的告诉大家:学会下面这些方法,你炖肉水平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哦~
肉的腥味来自哪里?
首先,我们要知道,肉的腥味来自哪里?
有的人做完的烧肉,不论是牛肉还是猪肉,都有腥膻味,这样的味道怎么来的呢?
答案是来自肌肉中没有完全释放干净的血液。
肉的香味来自哪里?
肉的香味,来自脂肪组织。
所以,炖出一锅好吃的肉肉,需要去掉多余的血液,并且保留适当的脂肪。
这就是为什么在家炖猪肉总是比牛肉好吃的原因。
猪肉的脂肪含量高,瘦肉里的血液留存少,但是牛肉正好相反。
不过没关系!今天蓝猪坊就来解决这个困扰你很久的难题!
炖肉,必须要有冷水!
对,是的!这个标题没有错。炖肉想要好吃,必须要有冷水!
尤其是炖牛肉和羊肉的时候。冷水,是做出好吃的炖肉的必备条件!
那冷水什么时候用呢?用的不对了就是问题了!
正确答案是:冷水拿来泡肉用!
切好的猪肉块,猪蹄、肘子,或者整块的牛腱,羊排,要放在冷水里彻底浸泡。
小于5cm见方的肉块,浸泡冷水1小时,中间换水2-3次
整个的猪蹄和肘子,要浸泡冷水6-8小时,中间换水4-5次
牛腱子如果是切开的,浸泡冷水3-4小时,中间换水4-5次
羊排整块的也要浸泡冷水4-5小时,中间换水4-5次
大概的规律就是这样的,到底浸泡多久,就看你泡完的水是不是清澈,如果还是血红色的那就还要重复几次换水浸泡的过程啦。
炖肉,一定要用热水!
浸泡过冷水的肉肉,下锅炖的时候,一定要经过热水的洗礼!
就好像人去洗三温暖,一冷一热才能让身体排除毒素一身轻松!
肉肉也是这样的!
冷水让肉肉彻底的洗去铅华,留下鲜美的味道,那这味道如何留下呢?
就要靠热水大人啦!
炒香调料,下入肉块,烹入料酒,一大碗热水下去,把所有的香味和营养保留在肉里。
不同的“肉”炖起来也不一样:
炖肉
炖肉的时候,如果想要让煮出来的汤味道鲜美,应该把肉放进冷水中开中火慢炖;如果想使肉味道鲜美,应该在水煮开后放肉慢炖。
炖鱼汤
用冷水炖出来的鱼汤味道更好。先把鱼放入煮锅内,再倒入冷水,煮开后撇净油沫,鱼肉蛋白会慢慢凝固,营养物质也能释放到鱼汤里。
如果要喝浓汤就用大火炖,喝清汤则用小火炖。
熬骨头汤
先放骨头,再倒入冷水,水一次性加够,慢慢煮开后加点醋,可以让骨头中的钙质溶解到汤里面,中火炖煮3小时。
煮的时候不要中途加冷水,可以加热水,防止汤的温度突然下降造成蛋白质和脂肪迅速凝固,影响骨头汤的味道和营养。
熬猪油
现在锅里倒小半碗清水,再放入切好的猪油,大火熬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直到水被烧干,开始出油。
1小时后,肉丁微黄,油越来越多,就可以滤出油渣,盛出猪油啦。加清水后熬出来的油,颜色清亮,没有杂质。
炖肉时该加冷水还是热水?以上就介绍到这里了哦!厨师界有句顺口溜:热水肉,冷水汤。说的就是炖肉用热水,这样能锁住肉里的香味和营养,肉好吃,煲汤用冷水,这样能让鸡鸭鱼肉释放出他们的鲜味和营养,汤好喝。所以,到这里,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