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莫谨榕
近日,由广东省餐饮行业两大协会——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与广东省团餐配送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16届CRE广州餐博会在广州开幕。展会期间,毕马威中国联合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深圳市烹饪协会发布《湾区食韵绘新章——2025年餐饮企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去年达到22%,预计今年将突破24%。而广东餐饮连锁化率更是高达3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大湾区餐饮企业积极拥抱资本化
在大湾区餐饮市场中,连锁化和资本化成了行业发展的显著趋势。《报告》指出,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在过去七年中呈现阶梯式上升态势,2024年达到22%,预计2025年将突破24%。而广东餐饮连锁化率更是高达3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锁化趋势推动餐饮企业将品牌建设、标准化管理及品质把控作为核心竞争力,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稳定、可靠的餐饮服务。
同时,大湾区餐饮企业积极拥抱资本化,通过上市等资本运作手段加速扩张。截至目前,总部在大湾区的已有17家餐饮企业成功上市,全国有超过32家餐饮企业在深交所、港交所成功上市。《报告》指出,这主要得益于港股市场对餐饮行业的较高包容度、更高效的上市流程以及丰富的海外资本资源,共同构成了港股市场对餐饮企业的强大吸引力。
毕马威中国华南区消费餐饮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张欣指出,从经营规模和成长性来看,大湾区上市餐饮企业展现出更强的区域竞争优势。无论是总资产规模还是营业收入增速,均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充分体现了区域内企业在资本运作和市场拓展方面的突出能力。这种差异化的表现,既是区域内企业自身发展实力的体现,也得益于大湾区作为重要经济区域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的独特优势。
其中,团餐/快餐/小吃以及茶饮领域持续吸引投资机构的关注。在2019-2024年期间,团餐/快餐/小吃、餐饮服务商、茶饮、预制菜、健康食品/轻食、餐饮供应链和咖啡一直是大湾区餐饮业投融资领域的七大热门领域。2024年,团餐/快餐/小吃从2023年的占比14%提高到22%,茶饮的占比则从10%升至20%,稳居大湾区餐饮业融资事件数量的前二。
AI与政策红利赋能餐饮业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消费市场变化,消费者日益注重性价比。品类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常采取低价策略,导致“增收不增利”、资金承压等问题,这对餐饮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和性价比的追求,餐饮企业也正被倒逼着从低维度拼产品、拼味道、拼价格的竞争向品牌竞争、组织力竞争、供应链竞争迭代升级。
面对挑战,大湾区政企协同打出“组合拳”。在扩大消费内需方面,广东省支持首店、经济发展,积极引进知名品牌首店及新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在企业资金支持方面,政府推出多项举措为企业注入资金活力;在预制菜行业上,大湾区各地方政府正加速打造预制菜产业高地。在融资方面,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香港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具备低税率及简单税制的优势,成为餐饮企业开展跨境投融资的理想平台。
同时,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大湾区餐饮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报告》显示,数字化不仅帮助餐饮企业实现严格把控从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订单处理到菜品制作的全链条流程,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客服,深入挖掘目标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及时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帮助企业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增强顾客黏性,推动品牌持续成长。
毕马威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林启华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集,消费能力强,加之政策支持和区域一体化推进,餐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粤菜为核心,汇聚具有各地特色风味、接轨国际化美食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从本土市场精耕细作到加速资本运作,大湾区餐饮企业经历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蜕变。
编辑:郑健龙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