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调味品百科 >> 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豆腐乳

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豆腐乳

编辑:小李  发布时间:2012/6/29
好井水独特味横山村的豆腐乳好吃,确实有点与众不同:每瓶豆腐乳里都放有一片粽子叶。这是为何?原来,粽子叶可以把沙姜等香料盖住,待加酒密封时,香料就不会浮上来,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粽子叶的香味浸入豆腐乳中。
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是“桂林三宝”之一,横山豆腐乳是桂林豆腐乳的典型代表。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横山豆腐乳就已在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生产,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横山豆腐乳色泽金黄,皮薄细腻,香醇爽口,开胃醒脾,营养丰富,可用作调味佐餐,是村民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食品,在桂林享有盛名。
村里人认为,横山豆腐乳好吃,跟所用的水有很大关系。横山豆腐乳所用的水来自村里的四方井。一位刘姓村民说,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有4家人做的豆腐乳在桂林是被人点名要货的,其中刘元记豆腐乳就是其中一家。这家人曾经到柳州帮人做豆腐乳,但同样的技术,在柳州做的豆腐乳味道就是不如横山村的好。由此横山人坚信只有在横山村,才做得出这么香的豆腐乳。
横山豆腐乳的制作工序相当繁杂,需要经过磨浆、滤浆、煮浆、点浆、养花、压榨、制坯、培菌、拌料、浸泡、卦坛等工序。以前,所有工序基本上靠手工操作,每天凌晨4时多就要起床,常常累得直不起腰。做豆腐乳的时间,一般在每年中秋节到次年正月,这个时间段空气干燥,利于豆腐发酵培菌。
详细流传三百年美味不变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代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而今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艺的发酵食品。
腐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早在公元五世纪,北魏时期的古书上就有“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之说。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清代李化楠的《醒园录》中已经详细地记述了豆腐乳的制法。
临桂县文体局资料显示,横山豆腐乳历史悠久,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在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生产,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横山豆腐乳色泽金黄,皮薄细腻,香醇爽口,开胃醒脾,营养丰富,可用作调味佐餐,是村民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食品,并且在桂林西乡一带享有盛名,村民们常用它来招待亲朋或者馈赠好友。
详细刘三姐“唱”出腐乳蛮久蛮久以前,临桂四塘横山村有一户打豆腐的铺子。开铺子的是两个老人家和一个女娃子。一家三口勤勤恳恳,精心制作,打出的豆腐又白又嫩,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爱到他们这个铺子买豆腐吃。
有一天,他们刚点完几板豆腐,就听到村里的人和炸了锅一样。他们跑出去一看,原来是歌仙刘三姐到桂林传歌,村里的人拖儿带女,赶到桂林听山歌。
老两口和女娃子是山歌迷,一听到这个消息,急急忙忙把铺门一关,跟着村里的人赶歌圩去了。
刘三姐真不愧是歌仙,她不歇气地唱了七天七夜。听得成千上万的歌迷如痴如醉。如果不是柳州人来打岔,请三姐去赴歌会,恐怕听个十天半月都不会完。
听罢山歌,他们回到屋里一看,哎哟!屋里的豆腐部长出了一层白绒绒的毛。
这样的豆腐哪还卖得出手!
老头子直叹气,老妈子还在品刘三姐山歌的味道,总讲听了刘三姐的歌,死都值得了。讲得老头子火烫了,大喊拿去倒掉。
娘女俩抬起几板长了白毛的豆腐,想起这做豆腐的豆子,粒粒都是自己的血汗钱,又心疼得倒不出手。刚好厨房边有几个大坛子,他们就在这些豆腐上洒些盐和三花酒,一块块装进坛子里腌起这难卖得出手的东西,打算自己吃吧。
日子一久,她们也就忘记了这件事。
那一年四塘遭了灾,官府只管收捐,不管百姓死人倒灶。这一家三口眼看连饭都没得吃了,吊起鼎锅只有叹气。还是女娃子乖巧,猛然间想起了以前那几坛腌豆腐,不晓得还吃不吃得,总比吃树皮、观音土好点。
她打开坛子一闻,哎呀呀!一股香昧引得四邻都流口水,好香呀!
挟一块尝尝,哎哟!那细滑香喷的味道,就是山珍海味也没得比。他们把腌豆腐拿到城里去卖,整个桂林都嘈沸了。
从此,四塘横山的腌豆腐就出了名。
详细乾隆最爱桂林腐乳横山村是清代名臣陈宏谋故里。陈宏谋有机会与皇帝共进晚餐,常以家乡豆腐乳敬待。起初,乾隆皇帝见到豆腐乳那烂泥品相,像乞丐之食,觉得受了戏弄。陈宏谋恭敬地献上一块豆腐乳说:“此乃家乡名菜,托万岁洪福,近年家乡收成不错,故有黄豆做成可口的腐乳,恳请陛下一尝,家乡人定深感荣幸。”乾隆尝了一丁点,感觉味道好极了,再细细品味,奇香久留不散。从此,乾隆皇帝对横山豆腐乳情有独钟。
食材经销商交流群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