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应该都听说过“三蒸九扣”,尤其是上了些年纪的人应该对这一词汇更充满感情。那么三蒸九扣八大碗是什么呢?三蒸九扣是什么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三蒸九扣八大碗是什么
三蒸九扣菜,这是巴蜀乡土气息的农家筵席,主要是就地取材,荤素搭配,汤菜并重,加工精细,它重肥美,讲实惠。从各地筵席的菜式看,大都以清蒸烧烩为主,席间虽有泡菜鱼或(鱼加乍)肉这样的带辣味菜肴点缀其中,但绝大多数都是“吃”咸鲜本味。
八大碗为四川民间传统菜品,又名三蒸九扣,上九碗,在旧社会又有田席之称,现在仅出现在四川重庆等一些边远山区的红白喜事宴上,烹制方法以蒸扣为主。
什么是三蒸九扣
所谓“三蒸九扣”是民间筵席的讲究,包括粉蒸肉、红烧肉、蒸肘子、烧酥肉、烧白、东坡肉、扣鸭、扣鸡、扣肉等,以清蒸烧烩为主,实惠而肥美。
三蒸九扣菜席荤素并举,汤菜并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能进入城乡餐馆。清蒸杂烩、酥肉汤、柞辣椒蒸肉、扣鸡扣鸭、鲜甜烧白、清蒸肘子、红烧蹄髈等菜式都已经过了历史的检验而成为经典。
什么是三蒸
三蒸即天沔三蒸。即三样有名的、美味的蒸菜。
天沔三蒸由天门三蒸和沔阳三蒸组成,二者都是湖北的名菜。三蒸即三样蒸菜,有的说指蒸鱼、蒸肉、蒸鸡,有的说指蒸鱼、蒸肉。蒸丸子,有的说指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所谓蒸珍珠丸子,是将鱼、肉剁茸加料,挤成丸子,放大筛内滚粘糯米,然后上笼蒸熟,熟后的糯米晶莹透明,犹如珍珠。如不滚粘糯米蒸制,就叫蒸白丸。
历史 天门、沔阳是江汉平原上的两个大县。江汉平原这一带水面较多,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人民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 天门三蒸至少有2000年历史。
湖北三蒸也叫“天沔三蒸”或“沔阳三蒸”,是传统名菜、鄂菜菜系中的看家菜之一。已有至少500年以上的可考历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三蒸”蒸的七荤八素已越来越多,蒸法也发生了变化。
什么是九扣
指民间田席扣碗菜数量多。
如今城市里的筵席很少能看见大碗吃肉大口喝酒的“三蒸九扣”了,不过在农村,遇到婚丧嫁娶依然能看到那种规模宏大的“三蒸九扣”筵席。
什么是八大碗
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八大碗为满汉全席中的下八珍。
朝鲜族八大碗是朝鲜族人家平常的菜肴,早先的朝鲜族八大碗只在朝鲜族人家食用。清朝乾隆期间,正值鼎盛时期。“满汉全席”在饮食业得到发展,满汉全席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朝鲜族八大碗被纳为满汉全席之一下八珍。
各地的朝鲜族八大碗因地产食材不一,因而菜品也不同。承德的朝鲜族八大碗就地取材,柴鸡炖蘑菇、白汤羊肉、干豆角炖肉、炖牛肉、炖带鱼、白汤冬瓜等以上八道菜,都是用黑铁锅,山柴火精心制作而成,无污染,无异味,属于食品,深受人们的欢迎。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八大碗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桌上八道菜,上菜时都用统一的大海碗。摆放八角形。